全部
  • (15)

关于物质的定义

    题:          物质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连续性,顺序性和延续性是物质的第四维空间;物质运动所产生的作用力是物质的第五维空间。物质的维: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方面。     答 :             在“是”做关系词的句子里,前项属于后项,或者说后项的集合中包含了前项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所以:       1、“物质 是 物体和物种”这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倒置的,有意义的表述应为“ 某种物体和物种    是    (属于)物质”。       2、“物质...

  • 2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21.03.10 08:40

海德格尔的“being”

   海德格尔是继黑格尔之后对“being”研究最系统的人,角度更单纯。但是,在我看来,一来“being”有否定形式,其次海德格尔又分析出了更多的形式,都是向后的发育和发展,不是向前的追溯。没有进一步抽象和挖掘更深层的根源,只是提示。    “being”是相对于自己的否定形式才成立,才有意义的。如“有、无”;“是、否”;“在、不在”。这说明他还不是最抽象的,还没有达到抽象的极限,还是具体的,有内容的,因此不能成为最普遍的范畴。...

  • 167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2020.01.07 07:57

围屋一夜带给我的文化自信

围屋一夜带给我的文化自信    “文化自信”是时髦的口号,就是说,我们应当相信自己的文化是先进的,正确的,有前途的。老实说,对此,我心里也不是很踏实,直到在一座客家围屋中住了一夜,才恍然大悟。 一座围屋上百间房,墙壁和地板都是薄薄的一层木板,透过地板的缝隙能看到楼下邻居的头顶。隔音谈不上了,加之圆弧形的外墙,声音聚焦效果极佳。起夜时,尽管我光着脚,像猫一样蹑手蹑脚,但是地板还是会吱吱作响,更有那难以掩盖...

  • 58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19.12.31 11:25

哲学体系与基本范畴

      黑格尔之前,西方并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严密的哲学体系,东方有,就是《易经》。       体系的要点是,先不讨论由来,直接假定一个基本范畴,之后是用基本范畴搭建、演绎出的一个范畴体系。再用这个体系和真实的世界相比较,追溯先前假定的基本范畴的合理性和来源。       适合于作为基本范畴的元素不多,最常见的是“bing”、“物质”、“精神”、“阴、阳”等,由此为基础形成了各种体系。       差别和差别者是一种最新的方案,作...

  • 53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2019.12.27 11:06

《逻辑起源》的创新点2000字稿

 1、自然规律从何而来的? 还没有一个哲学家追问过自然规律的来源。查遍所有教科书,一口同声,自然规律是固有的。典型的表述是: “规律是客观的,既不能创造,也不能消灭,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,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。” 如果不是固有的,就只能是产生的,产生本身就是变化的,对吗? 无论我们准备如何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提出和直面这个问题就是有意义的。      2、自然规律是进化、发展、积累产生 大前提   世界是进化...

  • 58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19.08.16 11:07

《逻辑起源》的创新点

《逻辑起源》的创新点       哲学的生命也在于创新,哲学创新看起来很容易,你只要提出一个前人没提出的问题,说一句前人没说过的判断,但这确实非常困难。这株千年为周期的铁树,无数的花朵都是狂花,再添几朵不足为奇,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磨灭追求真理和创新的勇气。《逻辑起源》 这本书也提出了一些观点,我们可以来看看哪些是有创新的。这本书里,把“哲学”限定在一个这样的定义域里:哲学仅仅是探讨最一般性问题的学科,或...

  • 3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19.08.16 11:04

所有制的基本事实是“三有制”

       从群居动物到人类,从原始社会到信息化时代,有一个共同的模式贯穿始终:王、豪、民,三种势力三足鼎立。当三者平衡时,群体是稳定的,高效率的,失衡就会动乱,直到平衡为止,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处在这个过程中。 例如所谓“三权分立”就是这三种势力的体现。无论什么社会阶段和表面的社会制度,深层次的都一样。       与此相适应的财富所有形式,也是三者各有,此消彼长,处在动态平衡的过程中,相互转化中。三者协调的...

  • 8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19.03.18 09:03

感悟:哲学是什么

   在科学方法和科幻方法之间是哲学依然有理由生存的领地,不如前者那样扎实,不如后者那样激进,但既有科学的严谨和实证,又有科幻的浪漫与猜想,使其有可能用逻辑的工具超越实验的空档,得出前两种方法都意想不到的具有参考意义的结果。当然,也就不能奢求他有太高的正确性程度。无论结果如何,这毕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和视角。“猜想”是大家都不可或缺的。

  • 73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19.01.24 08:29

非人本主义的需求

    人是一种很有限的生物物种,至少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这种局限性。人的元间处理能力已经超出了其生物物种本身生存所需要的程度,精神和肉体的冲突日亦激烈。拓展人的生理能力,拓展人的元间消费、欣赏、处理能力是缓解这种冲突的唯一方法。比如,几乎每一个人最大的心愿是长寿或者永生。这就意味着,用现代生物技术、工程技术对人的生理、心理进行改造成为新的需要和可能。延长寿命、减少疾病、托管记忆、用嵌入式设备提高运算...

  • 4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18.11.06 08:28

《逻辑起源》的创新点

《逻辑起源》的创新点   哲学的生命也在于创新,但这是株千年为周期的铁树,无数的花朵都是狂花,再添几朵不足为奇,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磨灭追求真理和创新的勇气。 《逻辑起源》把“哲学”限定在一个这样的定义域里:哲学仅仅是探讨最一般性问题的学科,或者说是关于世界最基本因素、最基本存在方式的讨论。 这本书对此也提出了一些观点,我们可以来看看哪些是有创新的。 (本书沿用黑格尔的用法,逻辑一词指的是“自然规律”,...

  • 56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18.10.16 15:13